黑唐卡
发布时间:2013-11-09 21:47:25 来源:www.borejs.cn
1工艺特色
藏民族对黑色的偏爱,源自于从古老的原始宗教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苯教信仰。苯教俗称“黑教”,因苯教徒喜蓄长发、身着黑衣而名。从其教义法则探测,这种尚黑的习俗渊源十分久远,在苯教创世学说中的黑白二元论观。念及所象征的深奥哲理中都得到体现。其后藏传佛教密宗在藏地盛行,吸收了大量本土原始宗教、苯教的教义内容,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藏传佛教艺术形式便应运而生。黑色本身具有凶恶、暴烈、威严、黑暗、神秘等视觉审美特质和色彩象征内涵。因此,黑唐卡极其适合表现密宗神灵变幻莫测的意境,以黑色为基底就成了黑唐卡在表现形式上的定性。
黑唐卡艺术还把对金色的运用发展到了极致。藏民族对金色的热爱,源自于对佛教宇宙三界学说中天界太阳神的崇拜,是对大自然光明的追求,象征着对世间万物生命之源的向往,同时金色也代表着珍宝和财富。因而金色在藏传佛教中被视为对神佛崇敬的最神圣的供养方式,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出了诸多使用金色的技法,如唐卡中常用的勾金、涂金、磨金、刻金、染金等。
2历史传承
在藏传佛教艺术中,对壁画、唐卡中主尊神佛身色的描绘必须依据《佛像造像量度经》等“三经一疏”经典的规定,以表不同的宗教象征内涵。如释迦牟尼的身色为肉红色、阿闪佛为暗青色、宝生佛为金色、大悲观音为白色等。而黑唐卡的着色方法堪称画坛一绝,在遵从造像量度经的原则下,创造出了以线为主,点染华彩部分的绘制技法,意到而笔止。这种手法更强化突出了藏传佛教中神灵造型的威猛、强悍、庄严和神秘。如黑唐卡中的火焰着色法,仅在火苗末稍处稍加晕染,烈焰舞动之神韵便跃然画上,远胜于通体着红的敷色方法。同时,这种惜色如金,画面保留很多黑底的表现手法,与中国山水画中以白计墨、以虚代实的表现手法如出一辙,更强化了黑唐卡深沉、空灵、玄秘的宗教意蕴。
黑唐卡最善于表现的是藏传佛教密宗神灵动态夸张、表情激愤,神态威猛的忿怒身。他们 多是由佛、菩萨变化而来保护佛教不受外敌侵犯,或是针对妨碍修法被称为“无明”的不正之见和邪魔恶念的威慑和警示。这些神灵的形象具有原始粗朴、威猛雄强、神秘深沉等诸多特点,从而能以强大的威慑力达到弘传教义、护持佛法、维系神权之目的。因此,黑唐卡成为藏传佛教艺术中偶像崇拜必不可少的庄严法器。
黑唐卡艺术在藏传佛教密宗文化的教理仪轨内涵下产生,是藏传佛教文化思想的大智创造,凝聚着无数代高僧大德、民间艺匠的智慧。- 时轮金刚唐卡 彩唐,纯手绘
- 黄财神唐卡 彩唐,纯手绘
- 长寿三尊黑唐卡 黑唐,纯手绘
- 绿度母唐卡 彩唐,纯手绘
- 释迦牟尼佛唐卡 彩唐,纯手绘
- 准提佛母红唐卡 红唐,纯手绘
- 白度母金唐卡 金唐,纯手绘
- 佛陀成道图 纯手绘彩唐
- 金刚萨埵 纯手工精雕,尼泊尔佛像,紫铜鎏金 [1尺]
- 绿度母立像 纯手工精雕,尼泊尔佛像,紫铜 [1尺2]
- 莲花生大师 纯手工精雕,尼泊尔佛像,全鎏金 [1尺]
- 地藏王菩萨 纯手工精雕,尼泊尔佛像,全鎏金 [1尺]
- 四臂观音 纯手工精雕,尼泊尔佛像,全鎏金 [1尺]
- 文殊菩萨 纯手工精雕,尼泊尔佛像,全鎏金 [1尺]
- 三世佛-阿弥陀佛 纯手工精雕,尼泊尔佛像,全鎏金 [1尺]
- 三世佛-药师佛 纯手工精雕,尼泊尔佛像,全鎏金 [1尺]
-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阅读3158次
- 菩萨乘与金刚乘 阅读2456次
- 藏传佛教的特点 阅读3465次
- 莲花生大士 阅读3301次
- 塔尔寺 阅读4236次
- 《金刚经》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阅读2311次
- 上师和根本上师的区别 阅读3677次
- 唐卡中十二生肖本命佛介绍 阅读3454次